看懂美國就能看懂一半世界:
泊頭防爆工具轉載此文!非暴力型全球化擴張——《美國憑什么》文摘(九) (摘自《美國憑什么》 龐忠甲 陳思進 著) 特種工具 防爆扳手
當代美國的強盛并非建立在對外武力擴張之上,主要是借助全球化進程,通過自由貿易和互惠互利的原則,經由跨國公司進行現代性網狀的資源整合,實現非暴力型全球化擴張,獲得更為可靠和長久的利益。
美國人在年輕的時候就被教導:美國不尋求殖民地和領土掠奪,反對殖民帝國,美國在歷史上從未像納粹帝國那樣尋求主宰世界,美國人參與世界戰爭不僅僅是為了保衛自己,而且是為了使這個世界擺脫罪惡并促進整個人類的自由與和平。
美國人被告知:一戰是一場意在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美國參戰的目的是以美國的理想主義取代歐洲的強權政治;在二戰中美國的目標則是使世界擺脫法西斯主義的奴役并建立一個基于“四大自由”的世界秩序。
100多年前,美國就提出過“門戶開放”政策,有助中國在八國聯軍侵華后免遭大卸八塊瓜分的命運。在列強角逐中處于后進地位的美國,提出這項政策,其實是出于自身利益的推動,達到了“利益均沾”、積極保護美國在華利益的目的,而且沒有一個國家公開反對,在國際上贏得了道義聲譽。
“馬歇爾計劃”實施后,西歐很快重新強大起來,成為美國 重要的合作伙伴和龐大市場,并且納入了對蘇聯冷戰的戰略軌道。日本在美國扶植下迅速晉身經濟大國,美日從20世紀60年代初建立經濟伙伴關系,70年代中期建立政治伙伴關系,到90年代致力于建立軍事伙伴關系,日本成了美國在遠東 可靠的盟友。
美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不同凡響的貢獻,確立了戰后美元的霸主地位。1976年,這個體系因為美國無力支撐而終結,世界貨幣體系進入“無體系的體系”時期,美國降為“無體系的體系”中憑實力競爭的“平等”一員;但由于市場的選擇,盡管跌宕起伏,險象環生,美元仍然維系全球主導貨幣地位于不墜。直到今天,美元事實上仍是通行無阻的世界貨幣,是世界貿易結算基本單位和主要國際儲備資產,美國經濟因此多年來左右逢源,獲益匪淺。
這種有形又似無形的經濟擴張和資源利用方式,與傳統的殖民帝國有天壤之別。航空母艦開不到的地方,美元已經無處不在,麥當勞和可口可樂也早就抵達。在基礎資源領域,美國的埃克森、美孚等,控制了全球石油的流動。在大眾產業領域,微軟、蘋果、IBM、可口可樂、麥當勞、通用電氣、通用汽車、福特汽車等,風靡全球。在下游產業鏈,沃爾瑪成為全球數十萬家供應商的銷售商以及全球上億消費者的提供商。美國似乎是一個超級沃爾瑪:它本身并不擁有所有資源,卻是各種資源的匯聚之地。這是以前的世界性強國無法比擬的。
在全球500強中,美國企業約占一半。在全球化浪潮中,市場自由度的提高,使這些世界性巨頭全球性資源整合能力日益增強。
美國的國際經濟地位的確立和提升不僅通過貨物貿易,還通過服務貿易來實現,而且后者的比重越來越大。美國在服務貿易中,除了旅游、文化娛樂、政府服務和一般民間服務貿易有很強的競爭力外,在專業性服務貿易領域,包括金融、咨詢、網絡、建筑、信息服務、專利使用(技術貿易)等主要方面,多處于國際絕對領先地位。
近20年來,華爾街主導下的金融業,在高度發達的電子商務和電子貨幣支持下加速增長,產值占GDP的份額早在1990年就超過了制造業,目前占到近1/4,成為美國現代服務業的主體,并雄踞全球制高點。